欢迎“回家”,天宫二号!

前几天,一则名为“天宫二号将于近期择机受控再入大气层”的报道一经释出,便引发了热烈讨论:


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将于近期择机受控再入大气层根据计划安排,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已完成全部拓展试验,计划于北京时间2019年7月19日择机受控离轨并再入大气层,少量残骸将落入南太平洋预定安全海域(西经160度~90度、南纬30度~45度)。


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是在天宫一号备份目标飞行器基础上改进研制而成,由实验舱和资源舱组成,总长10.4米,舱体最大直径3.35米,太阳帆板展开后翼展宽度约18.4米,起飞重量约8.6吨,具有与神舟载人飞船和天舟货运飞船交会对接、实施推进剂在轨补加、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等重要功能。



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于2016年9月15日发射入轨,设计在轨寿命2年,截至目前,已在轨飞行超过1000天,平台及载荷功能正常、状态良好,受控再入大气层各项准备工作正在按预定计划扎实稳步推进。天宫二号再入大气层后,我国将及时对外发布信息、通报有关情况,坚定履行负责任大国的国际义务。



而今天,我们的这位“老朋友”


即将圆满完成任务,迎来谢幕时刻


天宫二号入驻太空之日起

就开启了忙碌的工作模式:

“牵手”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

完成航天员中期驻留;

考核面向长期飞行的乘员生活、健康

和工作保障等相关技术;

“接待”了天舟一号“快递小哥”,

验证推进剂在轨补加技术......

可以说,天宫二号不仅忙得有成效

还完成了中国空间站发展的重要使命


2016年10月19日凌晨,已独自飞行了30多天的天宫二号等到了来自祖国的亲人。航天员景海鹏、陈冬搭乘神舟十一号飞船如约而至。


在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太空家园里,两位航天员在地面科技人员的协同支持下,进行了为期30天的太空生活。中国人朝着建设空间站的梦想又迈进了一步!

2016年10月19日,神舟十一号两名航天员顺利进驻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


神舟十一号返回后,天宫二号的使命还未结束。

2017年4月22日12时23分,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顺利完成自动交会对接。这是我国自主研制的货运飞船与空间实验室的首次交会对接。


2017年4月27日晚间,随着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成功完成首次“太空加油”,中国航天稳步迈入空间站时代!


这是中国实施的首次太空推进剂补加试验,标志着空间实验室飞行任务全部完成。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二步全面收官,空间站时代的大门向中国人豁然打开!

天宫二号在轨稳定运行期间获取了大量空间科学与应用数据,在资源环境、大气、湖泊、农业、林业等多个领域取得了丰硕的应用成果。

那一次次的“顺利”与“成功”是天宫二号的光荣记忆,也是中国航天人不懈努力的证明。


上世纪90年代,中国制定载人航天“三步走”发展战略:一是航天员上天;二是多人多天飞行、航天员出舱,实现飞船与空间舱的交会对接,并发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实验室;三是建造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2011年9月29日,长征二号FT1运载火箭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冲天而起,将天宫一号精准发射入轨。随后,天宫一号相继迎来神舟九号和神舟十号,完成航天器组合体控制与管理、航天员在轨驻留保障等一系列技术试验验证,获得大量有价值的数据信息和应用成果。2018年4月2日,它完成使命,入落南太平洋中部区域。

如今,随着天宫二号任务的结束,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三步——空间站工程也将全面展开,中国也由此正式迈进“空间站时代”。

谢谢你,天宫二号

欢迎回家!